《诗意中国》
中国自古是一个诗的国度,上下五千年,诗意源远流长从未断绝。
这是一首关于春天的诗,诗人用细腻的心灵去触碰世界,从屋檐下落入他掌心的一滴融雪开始,就唤醒了整个世界的春意,风的歌声慢慢暖了,地的画布渐渐绿了,柳丝在舞,燕子在飞,春的气息让世间万物都变得灵动。诗人用她独有的大手笔划过大江南北,遍布华夏的每一寸土地。中国的诗意在劳动者的汗水里,在国人的笑容里,在此刻看着她的你的眼眸里。这首诗也充分体现出文化自信。这是国家自信昂扬的诗意,带着华夏儿女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;这是携带着千年风雅的诗意,在深厚的文化沉淀中给与中华民族文化自信;这是中国的诗意,深深刻在每一个中国人民的骨子里,我们每时每刻都被诗意拥抱,由内而外散发着优雅的气质和幸福的光芒。
(中青三班学员 色桃花 边静)
《反对本本主义》
2023年3月,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《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》,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指明了明确方向、提供了具体遵循。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、成事之道,是密切联系群众、深入分析问题、科学制定决策的重要法宝。今年是毛泽东主席发表《反对本本主义》93周年,重温这篇红色经典,有助于我们理解“没有调查,没有发言权”这一著名论断的深刻内涵,有助于我们反对主观主义、坚持实事求是,有助于我们在新时代更好地坚持党的思想路线、做好本职工作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党校力量。
(区域经济教研部 薛蕾)
《一封家书寄深情 为人民服务就是最大的孝》
一封家书穿越时光而来,述说真挚父子情谊,点燃接续奋斗之光,照亮矢志前行之路。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,在优良家风传承中我们获得了受用一生的宝贵教育与品质;榜样是人生的力量源泉,在红色经典诵读中我们更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与扬帆起航的勇气。
在春天这个播撒希望、只争朝夕的时光,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开始,让我们在红色经典诵读中感悟榜样力量,坚守党校初心,在新时代新征程续写红色精神共传承的故事。
(机关党委 刘耀潞)
《一封求助信》
我们的英雄前辈用书信书写了一篇篇革命诗篇,诉说对家人的无限思念、见证深厚的革命友谊、包含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。重读记载革命历程的书信,从中凝聚磅礴力量、砥砺品格,以昂扬姿态奋斗新征程。
这封朱德在抗战前线写给好友的求助信,真实反映了作为八路军总指挥却“无钱孝母”,无法为照料家中母亲尽一份力,深刻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人民军队的优秀品质,也生动反映了朱德对民族和人民的赤子之心,对母亲无尽的思念和深沉的关爱。
(第51期县处级领导干部任职培训班学员 任惠彬)